诬陷罪,诬告与陷害的法律规定?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额可能会被诬告陷害,那么会被处以什么的处罚,相信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第243条规定,犯诬告陷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从重处罚。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从重处罚。
综上可知,诬告陷害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诬陷他人可构成什么罪?
诬陷别人可以构成诬陷罪,刑期相当于诬陷别人罪成后的刑期。
什么是诬告罪?
一、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我国刑法中没有诬陷罪这一罪名,其全称为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或者有关国家机关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之间的区别如下:
1、行为方式不同。
诬告陷害是向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告发,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
2、主观方面不同。
诬告陷害的意图是使他人受刑事处分,诽谤则是意图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
3、所捏造的事实内容不同。
诬告陷害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实,诽谤罪捏造的是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
诬陷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诬告陷害罪最新立案标准是什么?
诬告陷害罪最新立案标准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 为陷害他人,故意捏造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犯罪事实,并由本人或者指使他人向国家机关告发的。
2. 为陷害他人,故意捏造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犯罪事实,虽不是直接向国家机关告发,但采取的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的。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这种犯罪是行为人企图假借司法机关实现其诬陷无辜的目的。这种犯罪不仅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使无辜者的名誉受到损害,而且可能导致错捕、错判,甚至错杀的严重后果,造成冤假案,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司法机关的信。中国宪法将惩治诬告陷害提高为宪法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二、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也侵犯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并且向司法机关或有关机关告发。构成本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捏造的事实必须是他人的犯罪事实,如果捏造的事实不是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则不构成本罪;
(2)不仅捏造了他人的犯罪事实,而且将捏造的犯罪事实向有关机关进行了告发;
(3)诬告陷害的行为必须是明确的对象;
(4)诬告陷害情节严重的,这里所规定的"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诬陷手段恶劣,或者社会影响恶劣等。只要诬告陷害的行为符合以上条件,不论被诬陷人是否受到刑事处罚,都不影响本罪成立。
3.主体是一般客体.既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至于出于什么动机,不影响定罪。
对于诬告陷害的行为,显然是属于犯罪分子利用违法的手段来对他的相关权益进行了侵害,具体情况下是需要根据实际的违法事实后果来进行判决处理的, 涉及到严重的违法事实的,还需要追究严格的刑事责任, 具体情况由法院进行认定。
诬告诽谤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法律规定,诬告别人要严重了会判诬陷罪,诽谤别人严重的判诽谤罪。无根无据冤枉人,造谣生事,扰乱他人生活,有险恶用心,要严厉打击。
公民有守法的义务,诬告诽谤虽然没有杀人放火,却法律从不留空白去规范每个人的言行。守法值得表扬,违法一定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