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员工离职后敲诈勒索双倍工资赔偿怎么办(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

admin 管理员 / / 0 / 22 no finished

问题描述:

想必有很多朋友对于员工离职后敲诈勒索双倍工资赔偿怎么办的知识比较感兴趣,同时也会对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进行解答,如果刚好能解决你法律咨询相关问题,请希望关注本站!

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员工离职后敲诈勒索双倍工资赔偿怎么办?

真不知道为啥现在还有那么多公司不愿意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还有什么恐惧吗?还有公司不给员工缴纳社保,特别是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感觉都是没有吃过亏的老板做出来的事情!

即便不签订劳动合同,要想让员工拿不到一点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也是非常难的,因为很难做的非常完善。像现在套路深的一点的老板,就和员工签订空白劳动合同,而且签完两份劳动合同都收回,如果员工不能证明劳动关系的,公司就死活不承认,如果员工能证明劳动关系了,那么公司马上就把劳动合同拿出来,说公司有签。这种套路没钱还真的不好破解!

另外就是医疗保险、工伤保险,除了养老保险,剩余四险公司才承担那么一点钱,老板都不愿意,真不知道咋想的!员工发生意外或工伤,所要承担的钱就不是这一点的,可能是几万,十几万!如果有社保,那么公司基本不用承担什么费用!

员工喝酒误事,被警告多次,还耍酒疯!最后给完工资押金,让他走人!

一、看到押金,就知道这家公司有着什么样的问题了。因为收押金就是大部分员工心中的黑厂标准之一!即便有些公司在入职时发放工衣什么的,担心员工每做一天就辞职,增加成本,很多公司也是事后在员工工资里扣,比如没做满半年,就要承担工衣费,如果做满了就免费,这种很多员工也还能接受。但还没入职做事就先收押金,不但违反,而且这公司也不讲究,没格局!

二、员工老是喝酒误事,什么格局的公司,就会招到什么样的员工。因为好员工优先选择进好公司了,那么人家挑剩下的才会进你的公司。当然,这个员工老是酒后误事,而且耍酒疯,你公司让他走人,这个也没啥好说的。至于辞退是否违法,那由劳动仲裁去判断!而且“工资押金一分不少的都给她发了”,这话说的好像之前的员工想拿到公司和押金很难一样,这又是这家公司的问题之一!看样子有很多员工离职时都拿不到全额离职工资和押金!

但是,无论是员工自己离职,还是被辞退,发放离职工资和收的押金,都是公司的份内本职的事情,怎么说的好像给了多大的面子和恩情似得!

员工离职后拿了工资,又要求公司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属于敲诈勒索吗?未必!

不排除如今有个别人利用《劳动合同法》专门干这个事情,也有被法院判定为“劳动碰瓷”,甚至有因此被拘留的。但法院判定这种行为是否属于敲诈勒索,或是“劳动碰瓷”得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一、最近几年内,是否有频繁的利用类似的理由不断的不同的公司进行劳动仲裁。

二、申请劳动仲裁的过程中是否有威胁公司、勒索公司的行为,是否以主观占有为目的。

三、是否有公司要求签订合同,但员工故意各种借口拖延签订的行为。

四、员工是否有故意制造事情让公司辞退自己的行为。

很明显对于这个爱喝酒的员工,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一喝酒就忘记自己是谁,爱耍酒疯,而酒醒之后就很正常,而且还记不得自己耍酒疯。所喝完酒后的行为,很难定义为是员工故意的行为,但的确也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所以公司让他走人也没啥。

而且员工在拿到离职工资和押金后去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那么重点就看这个员工以往的记录,如果他以往并没有申请过劳动仲裁,或者没有类似行为的劳动仲裁,并且也没有其他不正常的行为,那么就不能说是员工敲诈勒索!毕竟是公司未签劳动合同的事实是存在的。

总的来说,做老板的,无论是大厂还是小厂,也该学学这方面的知识的,别整天想着什么规避法律风险,实际上根本没用,最多就是能忽悠下不懂的员工。但互联网时代,员工也没以前那么好忽悠了!

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员工离职后敲诈勒索双倍工资赔偿怎么办)

工作超过10年解除劳动合同该如何赔偿?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条件,但是需要和劳动者协商,协商一致就可以解除。

一般而言,单位想解除合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有个领导看不惯你,看不上你,讨厌你。

也许是你无意冒犯,也许不需要理由,他就是想把你弄走,但是你也没有什么大错,工作也能完成,所以说只有协商解除了。

二、单位有年轻划指标,尤其是外企,而你年纪已大。

好多外企都有年轻化指标,比如说00后占比,90后占比,80后占比。

你可能是70后,或者80后,公司在优化的时候,你就是重点对象。

三、薪资过高。

在外企,每年都有调薪,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你的薪资可能已经是一个新人的的两倍。但是一个新人经过一两个月的磨练就可以把你的工作完成了,这个时候你就很危险了。

四、工作表现确实不好。

虽然已经是个老员工,但是工作不思进取,标准度降低,都是得过且过,将将在达标线。或者由于其他事情产生影响了你的状态,总而言之,公司不满意你的表现,但是你也没有触犯公司纪律,没有办法开除,所以说只能解除劳动合同。

五、单位效益不好,需要裁员。

这个就不多说了,可以参考之前三星中国分公司撤离。

对于单位来说,如果单位想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到期后不续签,或者与超过十年的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都需要进行协商沟通,给予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的标准是n+1。

比如说你在单位工作12年零一天,则单位应该给予你13.5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

其中工作不满半年的,按0.5计算,工作超过半年不到一年的,按1计算。

月工资是指过去12个月,你在该单位所有劳动所得的平均值,包括工资,奖金,加班费,福利待遇等等。

如果双方沟通顺畅,达成协议,签订协议之后,劳动者不需要上班,应该n+1。

如果签订协议之后,劳动者继续上班一个月,工资正常发,就不需要+1了。

对于十年以上员工,准确的说应该是对于无固定期限合同员工,公司没有理由单方面以劳动者不胜任工作为由与劳动者解除合同。

也就是说,如果劳动者不同意,就可以继续上班,公司非要解除合同,应给予2n的赔偿。

遇到突发状况,或者有人故意刁难,请及时保留证据,比如说微信沟通记录,书面通知,谈话录音,谈话录像这些都是你以后打官司或申请劳动仲裁非常有用的。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最高是多少?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最高是多少?问题包含了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最高补偿等三层意思。其中解除劳动合同是要分情况的,比如说,有的情况企业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有的情况企业不能单方面终止合同,而且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也有多种。企业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或赔偿,是具有前提条件的,而不是所有解除劳动合同都能获得经济补偿或赔偿的。即使符合取得经济补偿或赔偿时,也有相关的标准规定,不是想要多少就支付你多少或赔你多少。因此,为了弄清以上疑问,我给大家分享以下几点相关内容。

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况

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包括:

1.企业可以单方面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C.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D.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E.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F.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B.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C.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A.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B.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C.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D.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2.企业不可以单方面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的情形

企业不能单方面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如下:

A.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B.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C.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D.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E.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F.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另外,企业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是,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是,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是,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

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即,协商解除,依法解除,违法解除。

首先,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最直接有效和简单的办法。使用这种方法,主要是看企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情况。如果企业不想把事情搞大,息事宁人,就会认真配合员工做好解除劳动合同相关事宜的协商工作。

其次,企业依法解除员工劳动合同,一般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条规定可以解除的情况。另一方面,企业提前三十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且员工收到通知后无异议的,企业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最后,企业违法解除员工劳动合同,这种情况是企业没有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前提条件,未与员工协商并征得员工的同意而单方面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

哪些情形,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员工经济补偿的情形归纳起来具体包括以下:

1.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B.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C.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D.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E.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F.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的情形,文章前面有描述有本条具体内容。

4.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文章前面有本条具体规定内容。

5.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四、五款规定的情形。

A.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除外)。

B.用人单位依法宣告破产,劳动合同终止的。

C.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劳动合同终止的。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哪些情形下,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员工赔偿金

企业解除员工劳动合同,未有合法前提,是单方面主动解除或强制解除。这种情况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作了具体规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附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和赔偿金标准

1.企业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企业依法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条件下,应当支付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其具体标准参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执行: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企业违反劳动合同法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应当支付赔偿金,其标准参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执行。即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

取得最高补偿金或赔偿金的情形

获得最高补偿金或最高赔偿金主要是因为员工本人月工资水平较高的原因。合同法有规定,员工实际月均工资如果达到或超过当地月均工资的三倍水平时,可以按当地月均工资三倍的标准计算补偿金或赔偿金。这种情况只能最高按十二年计算,也就是最多按当地月均工资的12X3=36倍计算。

举例说,老王在企业是工程师,工作了十五年,月均工资两万,而当地职工月均工资是六千,那么,企业解除他的劳动合同应当给他的补偿金就是按最高标准来计算的。即6000X3X12=216000.

因此,取得最高补偿金或赔偿金,是在本人实际工作月均工资很高,工龄较长的情况下才可能。根据补偿金或赔偿金的计算也可以知道,补偿金或赔偿金的金额与本人月均工资额和在企业工龄直接相关,与其它因素无直接关系。

另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取得赔偿金,是应当取得补偿金的两倍。

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计算

企业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计算,是直接与员工本人终止合同前最近十二个月的月均工资、员工在企业的实际工龄相关,其计算公式为:

经济补偿金=员工最近十二个月均工资额X工作年限数量

例如:老周今年50岁,现在企业要与之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关系,目前,老周在企业工作了23年零7个月,最近十二个月的月均工资为6000元,企业应当支付老周因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为多少元?

首先,老周的工龄是23年零7个月,按劳动合同法规定,计算补偿金的月数应当为:23+1=24月,因为7个月是达到或超过了6个月,就近一年算,每一年发一个月工资。因此,计算月数共24个月。

那么,老周实际应得企业支付的补偿金为:6000X24=144000元。

如果企业未提前30天通知老周要解除劳动合同,还应当额外支付老周一个月工资,即所谓“代通知金”,那么老周最多可得补偿金为:144000+6000=150000元。

小结,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只要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劳动者都应当努力去争取,因为这是自己的合法权益。企业是不会主动给你经济补偿金的。大多情况下都要去争取的。至于补偿金的标准与计算,相对来说就简单一些,关键在于争取补偿这个过程因情况难易程度不同。无论如何,用法律手段,依法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总是正确的。

我是兰强君玲,交流职场经验,分享职场干货,欢迎关注、点赞,分享,转发。谢谢!

离职三个多月了赔偿金一直未付?

这种情况是并不能主张双倍赔偿。所谓的双倍赔偿有专门的适用条件,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问题。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非劳动者过失而被辞退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都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比如,劳动合同到期、劳动者非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而不能胜任工作的、经济性裁员等。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为:一年工龄计发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而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离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而经济赔偿金是指,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则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赔偿金。经济赔偿金的计算方式为:经济补偿金的二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因此,逾期支付经济补偿金,并非是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赔偿金的法定情形。这种情况,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赔偿金。当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是不能免除的。

试用期六个月满?

还真有企业是这么操作的,延长试用期,从6个月到再延长3个月,然后转正前辞退,还不给员工补偿金。我个人看法是,这些公司自以为节省了人力成本,其实是“本末倒置”。

其一,新进员工要产生价值,需要有时间,包括对岗位、业务、企业、同事的熟悉以及磨合 ;其二,试用期6个月满,再延长3个月,转正前辞退员工,不给补偿金,这一系列的操作已经严重违反了法律规定,企业要支付赔偿金,从而增加了成本。

要解决你的问题,我们就需要分别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企业是否能随意延长或缩短试用期?

转正前,被企业辞退,是否能得到补偿金?

如何预防企业“卸磨杀驴” ?

01企业是否能随意延长或缩短试用期?

企业是否能随意延长或缩短试用期呢?就如提问中,试用期6个月满,又延长了3个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试用期?

简单地说,试用期是面试的延长,通过短暂的面试,企业和员工都不能完全看准对方,这是不是我想要的员工或者企业呢?那么双方就约定了一段期限,在这段特殊期限内,互相了解、考察,再决定要不要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很多企业(也包括很多员工)都认为试用试用,那么我觉得不合适,随时可以辞退员工。

并非如此,因为试用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依附与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期限的一段;试用期条款存在于劳动合同中,双方约定试用期限、试用期工资、试用期规定等。

那么《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条款同样适用于试用期,只不过在试用期,相对转正后的劳动合同,会更加灵活,比如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就多了一条“不符合录用条件”。

再回归到一开始的问题,企业是否能随意延长或缩短试用期呢?有些人会说既然试用期条款是劳动合同中企业和员工的约定款,是否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变更下劳动合同就行了呢?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原则上来说可以,但是前面要加个必要条件,即在法律规定的试用期上限内,双方协商一致下,通过变更劳动合同,可以决定延长或缩短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在《劳动合同法》中,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把试用期限规定了四个档位:

没有试用期

1个月

2个月

6个月

举个例子,你进入一家企业,企业和你签订了4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是3个月,试用期满之前,企业跟你说:3个月时间太短了,还不能考察出你的水平,公司决定再延长2个月试用期。

如果你也同意的情况下,又没有超出法律规定的试用期上限(3年以上,不得超过6个月规定),在此情况下,就可以延长试用期限。

小结:企业是否能随意延长或缩短试用期呢?不能,要满足两个要件,一是要征得员工同意,协商一致后,变更劳动合同;二是在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上限内;两个要件缺一不可。

02转正前,被企业辞退,是否能得到补偿金?

前面提到,试用期条款是企业与员工在劳动合同中双方约定的条款,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一段,《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条款同样适用于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按照员工工作年限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这些法条同样适用于试用期间,企业单方面解除同员工的劳动合同,即企业提出辞退员工的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单方面解除同员工的劳动合同,要合法解除,若操作不当,就会造成违法解除。若造成违法解除,这时候向员工支付的是赔偿金,而不单单是经济补偿金了,赔偿金是二倍的经济补偿金。

在试用期,企业要合法解除同员工的劳动关系,必须要有法定理由、提供证据、程序合法。

(1)法定理由:

在试用期,企业要单方面解除同员工的劳动合同,有以下三种法定情形:

不符合录用条件

非过失解除

过失性解除

说白了,就是企业辞退员工,要有法定的理由,并不是任何理由都能辞退员工,要不然随便说个理由,就可以把员工辞退,这对员工来说,太没有安全感,也不利于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

(2)提供证据:

有了法定辞退理由后,企业还得拿出证据来证明,支撑辞退理由。

比如说企业说员工没有通过试用期考核,想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那么企业就要提供一系列证据,比如考核制度、考核指标、考核标准、考核结果等,来证明员工确实不符合录用条件。

(3)程序合法:

有了法定理由和证据后,企业还得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除。

比如企业想以员工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在证明员工不胜任工作情况下,先要对员工经过培训或者调岗,再次证明员工还是不胜任工作,然后是要提前三十日发出书面通知,才可以依据解除。

看了我的分析,你大致可以判断出企业到底是合法解除还是违法解除,如果企业违规操作,你可以向当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小结:转正前,被企业辞退,是否能得到补偿金?能够得到经济补偿金,不过要看一下企业是合法解除还是违法解除,如果是违法解除,你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第八十七条规定要求二倍的经济补偿金(即赔偿金)或者要求企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03如何预防企业“卸磨杀驴” ?

正如提问者所说,有些企业就是随意延长试用期,然后转正前辞退员工,那么如何预防企业这种“卸磨杀驴”的做法呢?

首先,面试乃至入职前,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查询天眼查、企业职工网等网站,看企业是否存在违规、劳动纠纷等案件?看一下离职员工对这家企业的评价。

其次,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特别看一下试用期条款,试用期限、试用期工资、试用期规定,是否与法律法规相违背?

当企业存在明显的违规操作时,你可以及时提出异议、及时叫停,以免日后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

最后,当你的正当权利已经被侵犯的时候,收集相关证据,向当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转正前,你被企业辞退,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如果企业是违法解除,要求赔偿金。

试用期限超出法律规定上限,比如说签了2年劳动合同,法律规定上限是2个月试用期,企业给你设置了3个月试用期,这多出来的一个月,要求企业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

结语

很多企业,对试用期存在很多误区,比如在试用期可以随意辞退员工、随意延长试用期限等,殊不知已经严重违法;很多员工,因缺乏劳动法相关知识,默认企业的操作,被企业辞退的时候,就直接走人。

这篇对试用期详细的分析,希望能让很多企业“悬崖勒马”,也希望让大家知道,你们的权利早就被侵犯了。

我是若拉,致力于职场高效成长,欢迎点赞、评论、转发,记得专注我,让我们一起在职场中升职加薪!

声明:该内容系用户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邮箱wplhsf@163.com 收到邮件经核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scnn.com/article/161775.html
评论 0
    还没有内容
资源总数
178331+
今日更新
7
会员总数
24
今日注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