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和贷怎么快速区分,会计中的借贷表示什么意思?
一、财务中的“借”与“贷”是一种单纯的记账符号,表明记账的方向,是一种专门的会计术语。
二、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三、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例如问题的例子:
股东出资了,那么企业的银行存款帐户资金增多了,银行存款是资产类帐户,增加在借方。所以 借:银行存款
实收资本,就是公司有多少钱。因为股东注资了,实收资本也增加了,实收资本是所有者权益帐户,贷方是增加。
于是,贷:实收资本
换个简单的例子:
从银行取备用金出来。
银行户头的钱少了,而手里的备用现金多了。现金和银行存款都是资产类的帐户,所以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这说明,现金多,存款少了。
扩展资料
账务处理是指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开始,通过记账、对账、结账等一系列会计处理,到编制出会计报表的过程。
账务处理的内容
(一)账务处理程序
银行账务处理程序包括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两个系统的全部处理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经济业务受理、填制与审核凭证,依据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确定会计分录。
2.一方面根据传票逐笔登记分户账(或登记簿),涉及现金收、付的应登记现金收入、付出日记簿;另一方面根据同一科目的传票进行汇总,编制属于综合核算系统的科目日结单,轧平当天业务涉及的所有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发生额。
3.根据分户账编制余额表。
4.根据科目日结单登记总账。
5.根据总账编制日计表,轧平当日所有科目的借、贷方余额。
参考资料:
在报表上经常有的哈?
就是收付的意思,按照会计标准表示的收/付款, 由于会计根据业务属于资产类、负债类等进行分类,所以在每一种类中发生收/付业务分别属于借/贷。比如有人给你钱,你是收款;要是给你账单,你就得付款。
所有者权益时是什么意思?
一、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六大要素之一。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二、借、贷是借贷记账法所采用的记账符号。借方是账户的左方,贷方作为账户的右方。在账户中,哪一方表示增加,哪一方表示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三、区分借贷的方法:
1、首先掌握会计恒等式。
会计等式是表述会计要素之间关系的式子,基本等式有两个:(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收入-费用=利润。因为利润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则可得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移项得等式(3):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2、规定:等式(3)中左边项目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等式右边项目,记账方向应与左边相反,故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借现金与借本金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分为两个步骤。先把现金和本金的区别说明清楚,再来说明“借“这个动作普通含义和会计术语含义的区别。
一、现金和本金是两个维度的概念,是从不同角度去定义的资金。现金是从资产存在的形态来定义的资金,而本金是从资产的来源定义的资金。如同我们说,西瓜是圆的还是甜的,是从不同角度去定义西瓜的特点。
举个例子:我家开个面馆一共需要10000元启动资金。
开业第一天,我银行卡上有10000元。但这10000元有8000是我自己投入的,另外的2000是找小贷公司借的。
在这个例子中,现金是我卡上有的10000元。本金是我投入的8000元。2000元是我欠的债。
二、“借“这个动作的普通含义和会计术语中的含义区别
1、 借的普通含义就是暂时使用别人的资产,隐含的意思是有借就有还。在这个含义下,借现金表现暂时使用别人的现金,而借本金则表示暂时用别人的现金进行投资或者做生意。
2、 “借”在会计术语中代表了资产类科目的增加,负债和权益类科目的减少。
在会计报表的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属于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用于反映企业在报告的时点,拥有的处于现金形态的资产的科目。本金属于权益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所有者/股东在公司投入的权益。
因此,在会计术语中,借现金代表企业的以现金形态存在的资产的增加,也就是现金的增加。借本金,则是指对于企业来说,股东的权益减少。不过企业正常经营中较少发生这样的情况。
成本类帐户和损益类帐户分别是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呀?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以上4个科目 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主营业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以上8个科目 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