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我国哪些地方设置了知识产权法院(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admin 管理员 / / 0 / 37 no finished

问题描述:

想必有很多朋友对于我国哪些地方设置了知识产权法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同时也会对知识产权法庭进行解答,如果刚好能解决你法律咨询相关问题,请希望关注本站!

知识产权法庭,我国哪些地方设置了知识产权法院?

您好,目前北京、上海、广州设置了知识产权法院。

但并不是只有知识产权法院才可以受理知识产权案件。补充一些知识产权案件的管辖问题: 商标民事纠纷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较大的城市确定1-2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商标民事纠纷案件。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可以确定若干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专利纠纷第一审案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知识产权法庭(我国哪些地方设置了知识产权法院)

2016年10月22日中国首个知识产权法庭?

我国第一个知识产权法庭在珠海市高新区挂牌成立。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立案流程?

一、一审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不属于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纠纷的案件;

(二)争议金额不满人民币200万元的案件;

(三)案情简单,社会影响不大的案件。

二、起诉人在立案时应提交如下材料:

(一)提交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按被告人数提供相应数量的副本。起诉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诉状应加盖公章,起诉人为自然人的,由其本人签名。起诉状不得使用复印件,不得用圆珠笔书写。

(二)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材料。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复印件;当事人为外国人或港澳台居民的,应提交身份证或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复印件;当事人为个体工商户的,应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作为当事人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材料,如营业执照复印件或最近三个月的工商登记查询资料或社团法人登记证,原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同时还应提交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书并加盖公章。起诉人须为知识产权权利人、或知识产权权利利害关系人、或取得权利人的授权、可以直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的人。

(三)证明被告主体资格的材料。被告为自然人的,提交其身份证明;被告为公司法人、有营业执照的其他组织或个体工商户的,提交被告最近三个月内的工商登记查询资料;被告为其他法人或组织的,应当提交在其主管机关的登记证明。被告为行政机关或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无需提交主管机关证明。

(四)受委托代为起诉的,应提交由原告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公民代理的,同时提交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起诉人为境外当事人的,则应按照司法部的规定,办理委托代理的公证手续;境外自然人也可直接在立案法官面前签署授权委托书,由立案法官签名见证;委托律师代为诉讼的,还应同时提交律师执业证复印件和律师事务所所函。

(五)与诉讼请求相关的证据材料。

1、可以证明知识产权权属的证据:

(1)涉及著作权纠纷的,应提供作品(含未发表的)手稿、原件、原著、创作素材、史料,以及版权证明文件。

(2)涉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的,应提供软件登记证明文件。

(3)涉及商标权纠纷的,应提供商标注册证书、续展注册证书。

(4)涉及技术成果纠纷的,应提供确认技术成果完成者身份和授予荣誉证书的技术成果文件。

(5)证明作品系合作创作、科技成果系合作开发的意向书、协议书等书证。

(6)用以证明知识产权权属的其他各种证据。如技术合同、知识产权许可信用合同,知识产权转让合同等合同文本。

2、可以证明被告人侵权行为的证据: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作品的证据;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证据。

(2)非法使用商标权人注册商标、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证据。

(3)用于证明侵权人侵犯知识产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各种证据。

(4)因侵权行为造成其经济上受损的证据。

(六)证明本院具有管辖权及与诉讼请求相关的其他材料。

你觉得我国设立知识产权法庭的意义是什么?

必然要走的法制化道路。当然还有很长路要走

知识产权法庭与地方中级人民法院内设的审判庭有什么区别?

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对部分知识产权案件的管辖范围上。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原则上按照行政区划确定管辖区域,针对自己的管辖区域内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行使管辖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知识产权法庭可以跨越行政区域,管辖特定区域内(如全省或部分地市)的技术类第一审知识产权纠纷,以福州知识产权法庭为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可以管辖福建省内的第一审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其他部分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纠纷。

声明:该内容系用户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邮箱wplhsf@163.com 收到邮件经核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scnn.com/article/162036.html
评论 0
    还没有内容
资源总数
177825+
今日更新
69
会员总数
24
今日注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