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办事不力在哪投诉,如何投诉12315办事不力?
1、登陆浏览器--登陆12315网上投诉。
2、可以看到,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消费者协会、一种是工商部门。建议选择由工商部门来处理。
3、可以选择“投诉”或者“举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这里我们点击投诉---填写投诉表格。
4、这时会需要我们填写投诉单或者举报单。据实填写就行。一定要记住的是,填写完成后拍照或者截屏。
5、填写完成后会出现编号,这个一定要记住。
6、网上填写的投诉单,相当于派工单,凭借这个可以要求12315部门处理你的请求。如果在有些地方,一些工作人员拒不处理,凭此单可以投诉12315。
深圳市长热线有用么?
深圳市市长热线12345能解决的问题如下:
1、受理市民对政府及政府部门、公共服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办事程序和政策规定等问题的咨询、求助;
2、受理市民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属于政府职能和公共服务的咨询、求助;
3、受理市民和社会各界关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4、受理市民对政府及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履职过程中出现的工作作风、服务质量、办事效率等方面的批评、投诉和举报;
5、其他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
12363投诉不解决怎么办?
首先你要了解到他们不处理的原因,或者是他们不处理之后给了你什么样的解决答案,或者是理由不解决的理由,将这些总结形成报告之后,然后向他上一级部门进行反馈和申诉处理。如果仍没有强制执行,建议你们直接向法院起诉。
12369投诉怎么处理
对属于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职责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举报事项,应当予以受理。
对不属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理的举报事项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举报人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
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或者已经进入上述程序的,应当告知举报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向有关机关和单位提出。
举报事项已经受理,举报人再次提出同一举报事项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举报人受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的查询方式。
举报人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做出的举报件答复不服,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举报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举报人可以依照《信访条例》的规定提请复查或者复核。
对涉及突发环境事件和有群体性事件倾向的举报事项,应当立即受理并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
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举报事项,由举报事项涉及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协商受理;协商不成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协调、决定受理机关。
对举报人提出的举报事项,环保举报热线工作人员能当场决定受理的,应当当场告知举报人;不能当场告知是否受理的,应当在15日内告知举报人,但举报人联系不上的除外。
怎么投诉手机淘宝检管不利?
如果涉及消费服务,淘宝存在监管不力的行为;
可收集相应的消费证据和过程,向当地工商局投诉,或直接在12315网站或电话进行投诉维权!
如何投诉小区物业?
大家好,我是雅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找物业公司经理
如果是在入住后遇到管理问题,或是小区物业人员态度问题,可直接找到物业公司经理进行投诉,物业公司经理作为本小区的物业公司负责人,有责任和义务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处理
找小区所在街道办
如果是物业公司不做为,一般来说是物业公司根源问题,找物业已经起不到作用了;可找小区所在的街道办进行投诉,街道办不仅对物业事件有受理及协助处理的权利,能更好的督促物业公司处理问题。
找房管局物管科
房管局物管科是属于直接监督管理所在辖区内物业公司的部门,负责物业制度改革、市场监管、物业管理的监督及政策修改,物管科的作用相当于交警对交通的管理;所以对于物业问题可直接找物管科进行投诉,物管科会对业主投诉问题做出审核后会进行处理或协调。
找开发商
一般小区在快建成之初,都会先行选择物业公司到自己所开发的小区进行小区管理工作,如果一些物业不作为的问题,在找物业公司经理无果可和开发商投诉;正常情况下开发商对于业主的投诉,都能很快的形成处理结果。
找媒体、网络平台
在物业不作为的情况下,业主可手机视频、音频等证据,可直接找媒体或网络平台进行曝光;曝光的事件影响较大,一般有关部门都能很快的处理问题。
物业不作为的情况在全国各地都很常见,如果只是物业问题相对来说问题影响还没那么大;最可怕的是物业和业委会“狼狈为奸”,坑害小区业主的利益;这两种情况在全国各地的小区应该都会发生,毕竟这是“利益至上”的年代。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使用人和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投诉。
1、可以向当地房地产管理局物业管理处进行投诉,这个部门是物业行业主管部门;
2、投诉前做好相应工作。尽量不要采取口头投诉的方式,尽量以书面方式提交;
3、提交前看看您与物业公司签署的物业管理协议中,物业公司未尽到职责的地方是哪些,证据要充分完整。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住宅物业的建设单位未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未经批准,擅自采用协议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