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事局,南京社保查不到余额?
1.
个人消息有误;
2.
没有注册相关的养老金账户:未到社保局激活等;
3.
查询的方式有误:投保人退休之前可以自行通过人社局或者是身份证信息在人社局官网进行自主查询,但如果是退休之后查询,通常需要本人携带身份证前往营业厅进行查询;
4.
系统错误:遇到网络系统出现繁忙或者是出现错误;
养老金早上几点发?
上午10点发放到账。中午发,工作人员核算完就会发,养老金一般在每月10号上午10点发放,社保局会在当天将应发放的退休养老金划拨到退休人员的银行账户上,不过,有些地方退休金约定的养老金发放日期并不一致,以每个地方的规定为准,如果想了解养老金发放时间,可以联系当地社保局
南京市退休金每月发放时间?
每月二十号发放
南京市退休工资一般每个月到账时间为每月二十号。具体事宜退休人员可以去人社局或者银行咨询。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南京社保怎么转移到淮北?
转出流程:
条件:已在南京市停保。
1、到转出地(南京市人社局)申请转出。
2、转出地(南京市人社局)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当场办结)。
3、交至转入地。
4、转入地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接收函)(15个工作日)。
5、交至转出地(南京市人社局)。
6、转出地(南京市人社局)再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15个工作日)。
7、交至转入地。
8、转入地办理接续手续(15个工作日)。
南京人为什么不排外?
作为一个在南京生活十多年的外地人,亲身感受是南京人确实不排外。虽然,也有一些自诩为土著的装逼人士,学人家将外地人叫外码,结果却发现原来自己祖上两代也是外码。
关于南京人的包容,网上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当年南京大屠杀时本地人都被杀光,现在的南京人都是外来人口。这只是个段子而已,民国时期作为首都的南京拥有百万人口,还有很多是幸免于难的。
但南京的包容,确实与历史上一次次的大规模移民有关,历史上南京在关键时刻多次接纳外来人口,形成了这座城市的大气包容不排外。说到这想起老婆的爷爷常说的一句话,“生就的南京,造就的北京”。
“衣冠南渡”算是南京历史上第一次移民潮。司马懿的不肖子孙丢了整个北方,琅琊王司马睿在琅琊王氏安排下跑到南京,在南京登基建立东晋。随他一起渡江而来的还有几十万北方人,大多数是举族迁徙,这些人到南京后按照原来的籍贯聚居在一起,还用北方的地名,所以才有了南京的乔郡,例如琅琊、青州等。
几百年后,相同的历史再次上演,宋朝又丢了北方,赵构跑到南京。虽然赵构是偷偷摸摸南渡的,但此前和之后也有不少北方人南渡到了南京避难。
原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叶浩说,南京总是在华夏民族承受浩劫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敞开胸怀挑起担当。我赞成他的这个说法,正是一次次的担当,造就了南京宽广包容的胸怀。
南京人不排外,就跟南京人的大萝卜精神一样名声在外。在南京,你不用考虑如何融入这个城市,因为这跟不不是个问题。而且,这种包容的心态从民间到官方都存在。
你不用担心语言问题,一口南京话的本地人发现面对的是一个外地人时,一般会自觉切换为普通话。官方制定的很多惠民政策,也是普适性的,有时甚至没有户口的限制。
这座城市从孙中山时期就提出了博爱的口号,如今博爱的精神依然在。虽然有人说他是徽京,有人说他这个江苏省会不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