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管国家怎么管,有些政府窗口的服务态度还这么差
窗口大体有三类工作人员:
一、公务员身份。如主任、副主任、其他科员级公务员。
二、单位合同工,非公务员身份。早年关系户到各单位上班,现在逢进必考无法转正,但是因为劳动法也不会被无故辞退。
三、劳务派遣人员。
1、我可以和你说,这里面态度**好的一般都是新入职公务员,只要你好好说话,都蛮喜欢帮助你的,但是人员占比不很高。不过柜台经验比较少,遇到说话冲的、不礼貌的、不讲理的人来办业务,容易因感到受气而翻车。
2、合同工和岁数大的在编科员态度差一些,因为一线办事特别累,一天闲不着,拿钱又没比别人多,干久了怨气大。他们属于你强他就弱类型,他们懂得利害关系,不愿意发生冲突。
3、劳务派遣人员中有些人态度极差。因为收入不高、没编制,自己和这单位一点关系没有,只是在这干活而已。
你看,无论国家怎么管,也没有决绝问题:
1类里年轻人总要积累柜台经验,不可能一下老油条;
2类里大家还是干着比别人都累的活拿着和别人一样的工资,甚至更少,管的更严只有更不平衡;
3类里人家根本就不怕你辞退。
这里说的是群体的大致趋向,具体到某个人,没法套进去,什么样的人都有。
为什么行政人员的服务态度都很差
本来我想问相同的问题的,但是既然有了我就不另起炉灶了,我把我目前的想法说一下。
中国本科率
不到4%
,能上本科的在中国都是天之骄子了,然而行政人员的学历都是在这4%里面的,尤其是医院,清一水的医学博士,挂专家号的那基本都是教授、博导、学科带头人了,然而即使是他们,服务态度依然很差,甚至说是恶劣至极,没有一点素质可言,10元快餐店的服务员服务态度也差,但普遍比行政人员还是强很多的,**起码不会侮辱你。
有人会说我去的地方不对吧,我去的医院都是三甲,因为在上海,排进全国医院前10的上海就有好几家,我去得就是其中一家,复旦的某附属医院,那里的医生简直是极尽侮辱之能事,如丧考妣一般。我就问你们,见过医生笑过吗?如果笑过,也是TM的嘲笑吧。
行政服务中心就更不用说了,天津于家堡金融中心在中国算很棒的了吧,然后服务态度如同吃S放鞭炮,我刚回国那会儿以为就这一家比较特殊吧,事实上我单纯了。现在我自己在上海创业,上海的各类工商局可没少去,每次去都胆战心惊,我182厘米?182斤,现在都闻风丧胆了。
银行就更奇葩了,你是给它带来业务的呀,他们还在那里不耐烦。所有的一切都是反逻辑和反人性的,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没有培训吗?没有服务意识吗?不知道尊重人吗?
原因就是
他们的工资和服务态度不挂钩
!餐厅服务员态度差,我们可以选择不去,换一家就好;可是如果你有对公业务,工商局你能不去吗?生病了能不去三甲医院吗,尤其是小城市可能就一家三甲医院。看到了吧,行政单位不需要去竞争,自然不需要提高了自身的服务态度了。你去投诉有用吗?人家是抓着你的命门的,就像大学的教授,普遍行为恶劣,你敢去反驳他们吗?即使毕业了,还担心你的毕业证会被吊销,所以:一、你不敢投诉;二、你投诉了一般也没用,处理投诉的人员也是同样的人呀,又要经历一波服务态度差的过程,就是这么可悲。
相对而言,个人的(私立的)的机构就好很多了,“服务至上”是必须的,不然分分钟客户流量就跑掉了,而且员工服务态度差,果断炒鱿鱼,要这些渣渣等着过年吗?!如果医院、大学、行政中心都可以做到每单一评(像大众点评或者美团外卖那样),那人间有多么美好呀,不用每天都遇到这些有精神分裂的人了。
12315客服人员态度极差,听电话不耐烦,如何投诉
直接跟态度不好的人说要投诉你,麻烦记录一下,投诉成功后联系我。以防万一问对方工号,如果投诉之后没有联系可回忆再打12315直接投诉,他们会听录音去判断,所以投诉要有理
今天打深圳12315两次一男一女,接通还挺快的,态度真的巨好啊,标准客服回答耐心不敷衍,咨询完后我很认真地跟人说了谢谢
但我要投诉的商家在北京,他让我加区号拨打,上午打到下午,要么直接挂掉要么一直等待。接通后是女的,有种对方扣着指甲连眼皮都不抬一下说什么事赶紧说的感觉。因为有事要办忍了,讲没两句她的意思就是不清楚不知道办不了,我火气一下上来了,很生气地说我想问一下你能不能好好说话?她背稿一样快速念很抱歉给你带来不好的体验巴拉巴拉,请问还有什么事吗。然后我说投诉她,她应该是想骂我沉默了好一下,让我等下,她去找领导,等了好一会说领导不在,我说可以,那你现在记录投诉你态度不好吧,之后投诉成功麻烦电话通知我一下。过了一两个小时他领导打电话给我说对方确实态度不好会按规定处罚,我也没问处罚什么,就是气不过这些人跟大爷似的。他领导态度还好也会讲解,但是言语间跟那女的一样有点不耐烦的,会有啧这种语气词,只不过人家是领导压下来了,我没为难他讲完就挂了。我记得好久之前打上海的12315也是跟大爷一样的。可能北京上海的人都比较有优越感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