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诉求无小事,拆除违建更利民
近两年关于违建的新闻铺天盖地,而其中违建的情况也是五花八门,不得不说违建业主的“改造能力”也是登峰造极。
首先来普及下什么是违建?
违章建筑是指未取得拟建工程规划许可证(原址、选址建房意见书),在规划区以外建设,违反《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动工建造的房屋及设施。
违章建筑存在侵占安全通道和非法占用耕地等、影响城市公共空间、破坏生态环境等特点,并且很多违章建筑还隐匿在合法建筑里面。违法建筑损害了政府公信力,破坏了城市风貌,并制约城市健康发展和城乡规划执行,也影响了城市的未来发展。
国家规定,违章建筑不仅要被拆除,违建当事人还要承担拆除违建所花费的全部费用。
违法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通病”,已成为影响城市建设管理的一颗“毒瘤”,近年来违建的例子也是层出不穷。
长春事件
**近一段时间,被网民称为“长春**夸张违章建筑”的长春中海莱茵东郡小区D6栋2903室的违章建筑拆除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中。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就在拆除工作过半之际,在这座大楼附近的一个小区短短几天竟然冒出了7处新的违章建筑。当地执法部门表示,这些“违章建筑群”也必须拆除,并于日前采取了行动。
南湖事件
据悉,武汉市市治庸办、市纪委、市长专线办公室等多次深入调查,但投诉方都不愿“现身”。记者从武汉市市长专线获悉,从9月以来,几乎每天都有市民投诉武昌区南湖花园金千秋庄别墅17栋住户违章建房。这些来电前前后后持续了3个多月,**高峰时一天有20多个投诉电话。
恩施事件
2010年7月17日,湖北恩施州鹤峰县一村民在河道里建起7层高楼房,严重威胁行洪泄洪的安全,被网友称为“湖北**牛违章建筑”。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已向房主张某下发了自行拆迁通知书,如果到本月25日,张某还没有自行拆除,政府将强制拆除。
三亚事件
12月19日,三亚市河东区管委会与三亚市综合执法局等多部门出动9辆炮机,联合对东岸村建筑面积为28819.5平方米的20栋违章建筑实施强制拆除。不想在前往拆违地点的路上,村民为阻挠执法人员工作,在路上点火、挖坑。而在挖坑地点的前方还设有5辆解放牌货车挡路。
2019年3月19日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连日来,央广新闻热线收到实名举报反映称,在森林资源丰富的黑龙江牡丹江市,有人在张广才岭国有林区里,毁林削山挖湖建私家庄园,却没有任何审批手续。
记者实地调查发现,这座名为“曹园”的私人建筑群,从2005年开始建设,总投资上亿元,气势宏伟,规模惊人,至今仍不对外开放。牡丹江市国土部门曾三次作出拆除并罚款的行政处罚,**终都形同虚设,沦为“一纸空文”。国有林地上建起的私人庄园,仍屹立不倒。
拆除违建的路,道阻且长,尽管群众多方举报,但顶风作案的业主也是大有人在,无独有偶,近期微博热搜,命案现场违建事件再次引起轩然大波,涉事业主依然在违建被查封后,无视法律法规,依然安稳营业。
普陀山法华山庄(舟山自在小舍)事件
普陀山法华山庄(后更名舟山自在小舍),位于舟山普陀山香华街107号,当地政府证实业主一直撒泼无理取闹,硬生生在没有任何手续情况下“造”出阁楼,依托当地旅游业,大搞民宿懒财,不仅6证全无,在没有任何消防、安全保障的前提下从容开业。
更叹为观止的是在2019年2月15日发生命案后,事发当事人几经波折投诉后,当地部门对其进行了查封,结果2020年3月,许多客户在携程依然能够进行酒店预订入住,拆除违建不仅毫无动作,就连“命案现场”也依然从容入住。不知道入住的客户知道后,是否会毛骨悚然。
违法建设治理行动任重道远,需要集群众、各政府部门紧密配合,拔钉子、啃硬骨头,拆违不松劲,无论业主有多少“背景”,多么“无赖”都不该成为阻拦执法的理由。持续开展拆违行动,禁止违法建设工作既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行动,又是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群众诉求无小事,拆除违建更利民。
2020违建强拆,紧急通知:违建房屋强制拆除的新制度
导读:在过去,你可能只知道非法房屋应该拆除或者是如何拆除,但现在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并不是所有的非法建筑都必须被拆除。比如故宫,这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建筑,它是否也应该被拆除?
一、建筑物常见违规行为
1.擅自占用规划用于公共场所或者公共设施、公共绿化用地等的建筑物的,是强制拆迁范围内的违法建筑。
2.未按照成功的设计图纸自行建造的建筑物。
3.未经村集体或者政府有关部门批准、通知擅自改建、新建的建筑物,或者申请改建、增建房屋,必须擅自改建、新建。
4.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非农业建设用地,或者村民拥有的宅基地,非法转让、建造房屋的。
5.在经济特区,城市化居民委员会、股份合作企业非法转让非农业用地兴建房屋。
6.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使用的非农业用地和村民宅基地违反城市规划或者超过市政府标准的建筑。
7.未经批准擅自将工业建筑、住宅及其他建筑物改为其他用途的建筑物。
8.属于临时建筑物但超过使用寿命的建筑物。9.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的建筑物。
二、虽然这房子是违法的,但有哪些特征是不能拆除的?
1.强制拆除会影响重要建筑物主体安全其中一些属于非法建筑,但如果与一些重要建筑物一起建造并强制拆除,将危及重要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安全。这种非法建筑可以不强行拆除而拆除。
2.不能根据现有技术条件进行拆卸。由于部分建筑物采用特殊的方式或地理位置,不能根据现有的拆迁技术条件进行拆迁。这样的非法建筑不需要拆除。现有的技术条件达不到拆除的水平。
3.违法建设被拆除,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存在一些违法建筑和公共设施或相关公共利益,如果强行拆除,将侵犯公共利益。这样的非法建筑是不会被拆除的。
4.非法建筑补正手续
一些非法建筑在前期未经批准擅自建造,后期通过了补充程序的审批,使非法建筑成为合法建筑。或因面积过大等原因,对原有部分建筑进行违章整改。这种情况不需要拆除。
三、如果是违法的,如何避免被拆毁?
1.非法建筑的合理性侵权行为种类繁多,不同的侵权行为有不同的权利保护方案。但是,当你的建筑在违反范围内,但它具有建筑的合理性,如建筑的年代,或政府对语言或行为的承认有某种行为时,有充分的历史原因造成这种违反。只要建筑物的存在条件合理、充分,就可以用合法的建筑物维护其合法权益。
2.合理质疑违反建设的目的并提起诉讼一些非法建筑物的拆迁是为了方便拆迁,也就是说,政府可以拆迁这座建筑物的数量,不是因为它是非法的,而是因为它是在非法建筑物拆迁之前被拆迁的,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来质疑非法建筑物的合法性,包括违法拆迁的合法性、法律程序。诉讼方式拖延,程序违法等。这样,即使建筑物在拆除过程中存在缺陷,也可以得到相应的补偿。
3.临时建筑物属于突发性建设,不符合城乡规划。这种拆除很有可能因为建筑物的立足点严重不足,动机不纯粹。事实上,其中许多都是在实践中被拆除的,基本上没有补偿或补偿很少。
4.在政策或项目的帮助下特别是在上海和浙江,如果一个县要拆迁20万平方米,它将选择没有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拆迁。无论你建在什么年代,是否有历史原因,是否有商业行为,它都会被拆毁。其目的是完成政府或其上级分配的任务,因为今年必须拆除多少平方米。如果这样做,你应该立即采取法律程序,并将其引入相关主流媒体进行监督。
我认为这些方式对被拆迁人非常有利,可以达到维护他们权利的效果。以上是非法拆迁政策中如何避免被拆迁的问题。事实上,上述非法建筑毕竟是非法的,或者**好遵循合法的建筑程序。如果你的房子已经是违法的,那么及时通过一些正式合理的法律条件来保护你的合法权益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违章建筑不是想拆就能拆,拆迁维权4原则需留意
经常收到有关“违章建筑”的法律意见。“违章建筑”经常出现在我们周围,成为一个社会热词。是否拆除违章建筑应该是一个综合考虑因素。
行政机关在行使拆除违章建筑物的权力和涉及公民利益的其他事项时,应当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合理,合法地判断和处理。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不可能用一部新的法律去规范以前的行为,这个基本原则受到广泛认可。由于2008年起施行《城乡规划法》,在2008年以前,适用1990年施行的《城市规划法》。实践中有很多是1990年以前建造的老房子,如果依据《城乡规划法》认定老房子是违章建筑就不合理了。如果是农村的老房子,即使是无证房屋,也不能按违章建筑处理。
第二、信赖保护原则
受到政策支持的经营性用房,或是行政机关“招商引资”过来的重点建设项目,就不能被认定成违建予以拆除。
第三、查处违章建筑,拆除不是唯一方式
1、只要违建可以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就应按法定额度处以罚款,而不是责令限期拆除或者直接没收。法律依据如下。一刀切的“拆除违建”方式与法律原则背道而驰。
2、《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行政机关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第四、有些违建伴随着现实需求存在,行政机关没必要赶尽杀绝
1、有一些违建的存在,是因为人们确实有使用需求。如果拆除之后,会引发矛盾,在处理上就要谨慎了。法律依据如下。
2、《关于加强违法建设治理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规定,对那些现实存在、确有使用需求的违建,行政机关将不予查处。
法律规定房屋拆迁补偿的主要有哪些?
对于房屋拆迁补偿的法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已经2011年1月19日国务院第141次常务会议通过。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已经进入民主化、多元化的新纪元,新条例中拆迁补偿从官方评估转向二次征询制度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预示着拆迁已经在从民生和人权考虑出发,正在渐渐走向成熟。
提示:房屋遭遇强拆不要慌张,评论或私信留下您的问题和联系方式,徐晓倩律师团队将会与您取得联系,共同应对征收拆迁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