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们的社会中,大龄青年晚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人想尽快结婚,却苦于找不到结婚对象。有的犯罪分子利用他人结婚的心理进行诈骗,那么构成感情诈骗罪的条件是什么?下面,五六懂法网编辑将为读者解答相关知识。一、构成情感诈骗罪的条件
目前我国刑法中没有情感诈骗罪。如果人们通过感情欺骗的方式骗取财物,构成犯罪的,可以按照诈骗罪处罚。
诈骗罪主要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欺诈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素。本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采用一些欺骗手段,甚至追求一些非法的经济利益,但其侵犯的对象不是或不限于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所以不构成欺诈。比如拐卖妇女儿童就是侵犯人身权罪。
诈骗罪的客体仅限于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财产,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为这部法律已经在第193条专门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2.客观要素。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以诈骗手段骗取大量公私财物。
3.主题元素。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因素。本罪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婚姻诈骗案件的特点
1.犯罪分子结伙作案。因为这类案件想要说服受害者,往往需要多种角色共同行动。待嫁新娘是主角,媒人和待嫁新娘的亲戚都是缺一不可的,各种结婚手续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否则这场骗婚大戏是演不完的。其中,媒人一般都是本地人,因为他们熟悉本地未婚男性的情况,很容易找到容易上当的猎物。待嫁女性多为外地人,结婚时一般使用假身份证,不易被本地人看到,即使被发现也容易脱身。
2.在农村地区,受害者大多是年长的年轻男子。因为年纪大了,又在穷乡僻壤,娶个心爱的媳妇真的不容易。此时恰逢村里能说会道的媒婆口中的美艳少妇。老光棍们早就动心了,也就研究不起姑娘的真实身份了。最终的结果当然是被一个温柔的抢劫骗了。
3.城市里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固定的职业。他们通过使用服务帖子或在线聊天来了解彼此。在交往过程中,他们互相欺骗感情,互相许诺结婚,不断编造各种理由和事实骗取财物。结婚要彩礼,生意急需周转资金,或者临时变故急需用钱,成功后就没有消息了。这样的行为人往往会同时欺骗几个受害人,有时甚至会和对方结婚登记。一旦发现对方无利可图,就销声匿迹,给受害者造成极大的身心创伤。
4.犯罪分子作案手法精心安排,各种程序井然有序。这类案件一般由牵线搭桥、见面、订婚、逃跑等程序构成。一般是少数被告在履行职责前善用各种程序。先利用当地人做媒人,找未婚男青年,把男青年的家人骗到同意后,媒人再带女孩子去相亲。这时,各种亲戚,比如女孩的父母,叔叔等等,都陪着她。一方面,所有的亲戚都出现了,男青年的家人想不通,容易上当。另一方面,当年轻人爱上女孩后,所有的亲戚都尽力讨论结婚的条件
以上知识是编辑对欺诈问题的回答。目前我国刑法中没有情感诈骗罪。如果是人通过感情欺骗骗取财物,构成犯罪的,可以按照诈骗罪处罚。如果读者需要法律帮助,欢迎来五六懂法网进行法律咨询。